笔趣阁 > 恐怖灵异 > 我的相亲对象是重生者 > 第一百五十六章 需要情节的安排

那么这里依旧是作者个人的小天地,也是本人作为总结经验的地方。

        前面我们说到了关于CP的塑造,那么接下来我在这里依旧是问大家一个问题。

        为什么有的小说里,男女主的一句话,一个小互动就让读者直呼甜到牙疼,而有的不管怎么互动,说了多少甜言蜜语还是让人无感呢?那是因为  cp  情节塑造太单薄。

        要想有  cp  感,  男女主的对手戏必须带感呀!那如何体现男女主之间的深情呢?言语太表面,还是要见诸于生活,也就是情节的安排。

        相信大家已经看过不少男女主相爱的情节,今天小助手结合罗纳德·B·托比亚斯的《经典情节  20  种》和大家一起看看爱情故事的经典情节,并结合盐选专栏,一起看看如何实战运用~

        故事发展的基础在于矛盾的存在,所以我们也知道单有「男孩遇到女孩」的故事情节是不够的,  故事的脉络应该是这样的:「男孩遇到了女孩,但是……」。

        故事的关键便在于「但是」之后所发生的事情,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阻碍恋人修成正果的那些羁绊。

        在有些情况下,恋人之间的爱情只是因为现实情况的不利,而且周围的人们也不能容忍这样的爱情。

        处于这种境况中的恋人们有正当的理由去捍卫他们的爱情,历经千辛万苦为之寻找一条出路。

        他们所面临的障碍是多种多样的:困惑、误解以及通常情况下弄错了身份的愚蠢行为。

        有时他们所面临的阻碍也许只是一场简单的骗局。

        一般说来,所谓的爱情故事通常都是有关痛苦挣扎的故事,因为总是会有某个人或某件事阻碍了恋人们的幸福之路。

        那么,我们可以创造哪些情节呢?

        首先是爱情故事需要的元素。

        1.需要小小的浪漫。

        究竟什么可以成就一部爱情佳作?

        较之情节中人物的行为来说,人物本身更为关键。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说爱情类故事情节也是有关人物的一类情节。

        更为准确的一种说法应该是这样的:恋人间彼此强烈的吸引造就了成功的爱情故事。

        你可以创造一个充满转折和各种小把戏的故事情节,但如果其中的人物缺乏说服力,那么你的作品无疑会遭受惨痛的失败。我们都知道恋人间的吸引力是什么,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该怎么让其发生。

        恋人间的吸引力指的是他们对彼此的特殊情感能够让对方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在多数情况下,浪漫是平淡无奇的:在程式化的爱情故事里,讲述的多是关于一对以最为普遍的方式追逐心中梦想的普通男女相遇的故事。

        这也并不是说如此这般的故事情节难以引起一定的反响。

        童话故事的主角,如果你还记得的话,也有其特定的类型。年幼的男孩和女孩结伴到黑暗的丛林中探险,就像每个普通的孩子一样。

        他们身上从来没有一些类似文身或伤疤一样的特殊印记或拥有某种性格特征,他们确实只是普通人而已。

        他们也只是来自某个王国或是某片丛林罢了。我们往往用他们父母的谋生之道来为其命名,他们从来不曾拥有过属于他们自己的名字(总是「樵夫、渔夫以及农夫和他的妻子」)。

        孩子会深深地同情童话故事里的人物。他总是把自己想象成那位贫穷、受到欺凌的不幸孩子,  当故事中的小男孩能够到外面去杀死巨人(成年人)或用自己的聪明智慧、洞察力以及诚信闯出一条生路的时候,身为小读者的他们能够从中汲取力量。

        如果小主人公拥有这样的社会背景:他的爸爸是一位富商,妈妈是一位教授,而他的姐姐正在作为一名十项全能运动员参加集训,我们便不会对这样的一个角色报以同情。

        读者对故事角色了解得越多,这个角色便越会脱离读者的生活。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对于童话故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必须能够引起年轻读者的关注),因此这类故事必须符合普通孩子的心智和想象力。

        对于浪漫爱情故事来说也是如此。

        如果作为一名作者,你想让所有的读者都喜欢你的故事,那么你所创作的人物类型必须能够让他们感同身受,并且能够在角色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比如说,你的故事主角并没有清晰的外貌特征,读者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臆想。

        如果你不想写普通人的爱情故事,而打算写两个(或更多)特殊角色的浪漫爱情,你则必须深入挖掘人们的心理以及了解爱情的真谛。

        爱情故事的梗概大多是这样的:爱情开始——爱情受阻——重获爱情或痛失所爱。

        尽管结构简单,但却难以将其展开。

        这主要取决于你是否拥有能够构思出两个或悲或喜的非凡角色的能力。

        大众对于童话般的故事结局怀有极大的期待。你也已经知道了读者拒绝接受萧伯纳为卖花女所设计的悲惨结局这件事。而根据该故事改编、迎合大众需求拥有了完满结局的电影《窈窕淑女》却斩获了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殊荣。

        你需要谨记的是:很多读者并没有兴趣去细致入微地审视爱情,尤其是没有完美结局的爱情故事。他们期待爱情故事都能有一个完满的结局。

        不论是  BE  还是  HE  ,这两类故事在市场上其实都有一席之地,它们分别迎合特定的需求。

        不过问题是:你打算写哪种爱情故事呢?

        成千上万的作家都曾写过有关爱情的故事,  你认为自己又能写出怎样的新意呢?

        对于爱情故事来说,如果我们不按照那套老旧乏味且过气的路数来写的话,  我们将会很难动笔。

        请记住:你说话的内容远不及你的说话方式重要。毫无疑问,该说的话都已经被其他作家们说过了。然而相同内容却有无穷无尽的表达方式。

        但是你必须理解在表达情感和感伤主义之间的巨大差异。它们都有用武之地。

        对浪漫主义小说来说,它们依靠感伤主义。而对于竭力想要别具一格的爱情故事来说,真挚的情感则是其存在的基础。

        2.增添一些感伤主义。

        感伤主义所依赖的正是读者自己的亲身经历而非作家创作出来的故事经过。你用自己的想法填补了其中的情感空白,并将这样的感情铭记于心。

        真实的情感则源于故事的场景。通过运用真实的情感,你能够描绘出具体的人物和背景。

        基于此,真实的情感便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因为它源于具体的事物(人、地点和物品)而非固化的情感。

        如果你想从事爱情故事的创作,必须先考虑好自己的选择:你是愿意成为感伤主义作家呢?(在特定类型如音乐剧和浪漫主义小说的创作中,有其不可撼动的地位。)还是愿意创造出一个真实的存在?这个世界里流淌着真实的感情,不需要读者依靠自己的揣测来加以判断。

        我们只有在情感被激发出来的时候才会如此精神焕发。想要通过写作的手法来激发情感并不容易。

        然而如果我们选择通过伪造这些情感来走一条捷径,即通过夸大对情感进行塑造,那么我们便犯下了故作感伤的错误。

        所谓的感伤主义手法,即通过夸大现实情境能够引发的情感来达到感人的目的。

        我们不过度地批判这种感伤主义的做法,因为它毕竟还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也会时不时地喜欢一部感伤主义的书或是影片。

        关键是要了解真实的情感和感伤主义之间的区别,并且能够根据情境在二者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

        如果你正在努力创作一部标准程式化的浪漫小说,读者们将会期待你能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得倾向于感伤主义。

        如果你想努力成为一位至真至诚的作家,你的作品中的情感应该符合角色的行为,一定要杜绝过分渲染情感的做法。

        换句话说,不要谈论爱情,要将其展现给读者看。

        3.「恨」也不能缺席

        因为我们中的多数人花了大半辈子来寻觅和幻想爱情,因此我们完全忘记了爱情的两面性:如意的一面(坠入爱河)和不如意的一面(失恋)。

        通常会有一千篇故事是关于恋人坠入爱河的,而只有一篇是关于恋人伤心分手的。

        因为显而易见的原因,失恋的情节在爱情故事中不怎么受读者欢迎。然而类似的故事情节却也曾为我们带来了极富戏剧性的作品。

        据我猜想,乐观主义者肯定在幻想他们日后再续前缘的可能性;而悲观主义者则已经开始为他们的不幸经历感到神伤。

        当然,一时的失恋并不代表王子和公主以后再也无法幸福地生活了,他们还是有机会的,在有些时候。

        失恋的情节也是关乎人物刻画的情节,只不过它展现的是一段关系的结束而非开始罢了。你创作的故事能否取得成功,主要取决于读者对故事中的角色以及他们的经历的理解。

        在故事的结尾,将会产生危机,而这场危机往往以下列某种常见的形式而告终:无休止的冲突、离婚或者死亡。

        这类作品的情感重心在于对爱恨两种感情的描写,而不单单局限于爱情。这也正是爱情令人不安的一面。但现实生活就是如此,既有暴风骤雨,又有艳阳高照。

        然后是爱情故事的框架。

        对爱情故事来说,主要的剧情发展阶段则取决于你计划运用的剧情的本质。你必须据此做出适当调整。

        下面介绍一个普遍常用的爱情故事结构:两位恋人在故事的开始坠入爱河,之后由于境遇所迫而分开。在这样的剧情中,故事发展的三个阶段如下:

        1.恋人相遇。

        两位主角现身并且开始了他们的爱情。故事发展的第一阶段主要讲述他们之间关系的建立过程。

        在第一阶段临近尾声的时候,他们彼此深深相爱并且已经以某种形式定了终身(结婚、订婚或是交换了某种定情信物)。

        在第一阶段的结尾处,意外的发生将恋人们分开了。也许是反面人物的行为带来了这样的结果(她被绑架了;父母让他随他们一起搬家;她的前夫不能接受她和别的男人双宿双飞的事实……等等)。

        恋人们也可能会因为境况或命运所迫而分开(他必须启程去参加战争;她得了脑瘤;他因滑雪时出了事故而致残……等等)。

        不管究竟发生了什么意外,恋人们通常在第一阶段的结尾处会被迫分开。

        2.恋人分离。

        在故事发展的第二阶段中,至少有一方会努力去寻找、拯救或是尽力和另外一方重新结合。

        大多数情况下,故事的重点在于:其中一方竭尽全力去挽回他们的爱情,而另外一方则耐心地等待恋人的出现,或是强烈地反对他为之付出努力。

        举例来说,男主因为出了车祸而成了残疾人,医生说他永远都不可能再走路了,极度沮丧之下,他要和女主分手,给她自由。然而女主却深爱着男主,因此她不愿意弃他而去,而让他在自怨自艾中颓废下去。因此女主开始为男主战斗,一直等到这个男人心情平复并开始为他自己战斗为止。

        但是救赎之路并不平坦。他们总会遭受挫折。而这些挫折恰好就是第二阶段的中心。

        前进了一步,却又后退了两步。

        故事主角,也就是那位采取了行动的恋人,可能还不得不与反面人物(如果存在的话)进行一场争斗。而且,在短期内,故事的主角并不会取得较大的胜利。

        3.恋人再续前缘。

        在故事发展到第三个阶段的时候,一直在进行斗争的这位恋人已然找到了一条克服所有障碍的途径。

        在多数故事中,显而易见的办法总是行不通的。机遇总是会留给那些付出了努力的人,一直在为挽回爱情努力的恋人最终找到了打败反面人物或阻碍势力(疾病、伤痛等)的方法。所有这一切的最终结果则是恋人得以再续前缘,重新燃起他们在一开始对彼此的爱恋之情。

        经受住了考验的爱情变得更加伟大了,而恋人们也被更为紧密的纽带联系在了一起。

        如此来看,是不是就会让你觉得受益匪浅了?

(https://www.bqduo.com/biquge/87_87569/c3224394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