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春秋当暴君 > 第880章 敌巴蜀

在灵国眼中,根本不在意吴国到底是什么立场,徐灵唯一在意的,是吴国的犹豫。

这种犹豫非常诛心。

无论怎么说,灵国今后肯定都不会再对吴国露出笑脸,即便双方还没有撕破脸皮,吴国也得不到灵国最大化的帮助。

相反,越国赌赢了。

仲孙常对于南下攻打龙牙关的心思并不彻底,也不敢。

吴国没有那么强大的力量,可以凭借自己一个少年国君帮助晋国牵制住灵国的三个县份。

六万吴越大军,相继北上。

无论怎么说,留给东大陆诸侯国们的,只剩下无穷无尽的黑暗未来。

……

徐灵笑眯眯看着手里的折子:“这么说来,是越国先行出兵,吴国犹豫了半天,还是不敢南下攻打龙牙关啊。”

大殿中,

左相顾舟踏出人群作揖道:“吴国如此犹犹豫豫,左右不决,实属有叛心在那,君上切不可装作没看见的模样,必须对吴国实施高度弹压!让他们明白自己的位置。”

徐灵摇了摇头:“寡人不愿意这么做,毕竟,不管如何,我们仍然没有撕破脸皮嘛,有朋友做,为什么要做敌人?”

顾舟想了想,退回人群。

朝中也是一片倒的对吴国的愤怒。

仲孙常还是太年轻,竟敢撩拨灵国虎须,真以为灵国睁眼瞎吗?

然而。

徐灵却是知道,仲孙常本人肯定也在挣扎。

那位晋国大使吉婴在被驱逐出吴国的那一刻就被沿路的密侦司谍子捕获,此刻正在将他押送回郢都。

徐灵不准备对这位吉婴做什么。

只是,他想知道此人跟仲孙常到底聊了些什么。

仲孙常唯一想要的就是亲政独立,不想被春妃在老远的郢都遥控朝政。

现在,春妃答应了他的要求,让他独立了。

那封信相信仲孙常已经看过。

只是看过之后,他仍旧在犹豫。

这在某种角度上说明,仲孙常本身也就不果断坚决,这不是一位高明国君该有的素质。

因此,徐灵反而不重视吴国了,随他们怎么样都行。

即便吴国真的敢南下攻城,让他们切断三县交通,对灵国来说也无关痛痒,

相反,吴国还会激起现在遍布全灵的民族主义抵抗,吴国想要顺利治理这三个县份,难上加难。

边境上。

白熊与台铜两关重镇的对峙已经持续了快半个月。

十几万晋军虽然浩浩荡荡可仍旧是不敢南下决战。

白熊县的五万虎狼骑,四千火龙军,同舟县的两万南军,和工局出产的那五辆试验顺利可投放战场的坦克,以及芦建和西沉两县的两千飞鹰军。

足可以震慑住晋国前进的脚步。

当然,除了那五辆坦克晋国不知道以外,对于灵国所持有的军力,晋国是清清楚楚。

双方毕竟是老对手了。

灵国因为人口问题,军力一直保持在十万无法增长。

当然,在后备军方面灵国有独到的见解。

徐灵能在手头这十万大军全部折损的情况下,再在短时间内组建出另一只成编制像样子的十万大军。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这份国力,天下独一份。

这也因此怪不得会被晋国所忌惮。

虽然正面的战争还未打响,晋国夯足了要做好一切充分准备后再开战的决心,所以灵国也不慌不忙。

但在暗中,各种谍报站已经如火如荼。

无论是徐灵还是晋襄公都希望能掌握第一手敌国情报。

恨不能精确到每一旦粮草的下落,每一支军队的走向,每一处防线的细节。

密侦司一万多谍子全力以赴,春隐这段时间都无法守护在徐灵身边,需要去前线亲自指挥。

而数字成员除了二号冷鼋以外,其他人则都被放在了中原五国和晋国之中,收集情报。

没有人敢小觑灵国,也没有人敢小觑灵国的密侦司。

可在西线和东大陆,战争已经打响……

打响了许多次……

……

西沉几座重镇边境之外。

天空上闪烁着几只时隐时现的热气球。

这里其实属于高原,按现代说法海拔在一千多米以上。

云层都略有些下沉,接近地面。

飞鹰军躲藏在云层之中,对地面的掌控力就更加的强大了。

拓跋鹰亲自镇守在这里,他缩短了飞鹰军炸药的引爆时间,好适应这里的海拔高度。

他们已经震退了好几拨来自群蛮小国野人部落的入侵。

然而,明眼人却都能看出来驱逐这些蛮子的人不是他们自己,而是巴蜀两国。

作为春秋时代的偏僻国家,巴国和蜀国其实不算周天子钦封,而是他们自己封的诸侯,周天子只是做了个成人之美,当然也是为了将巴蜀两地的子民纳入周王朝的统治之中。

巴人和蜀人自己就有延绵上千年的矛盾。

在很久很久以前,他们就存在于此。

只是,川府天国道路崎岖,自古便是天堑之地。

入剑门关之后,那陡峭的天路,根本无法行马走车。

即便是商队也只能用窄小的推车走栈道运货。

春秋时期当然是有栈道的,只是非常的简陋,在战国前巴蜀被秦国收服,秦国才在川府内修建了大量的便宜栈道以及修建河渠和坝口。

秦国对于巴蜀川地的治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从汉朝开始,巴蜀才是整个天下的后花园。

这片地方没有天敌,大片盆地中又有肥沃的土地,几乎等同于每一个朝代的天下粮草。

蜀地产米产量很高,而且米质更好,比起江南那些地方丝毫不差。

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他们进攻灵国的目的是什么,当然,和成周宫殿群被炸脱离不了关系。

拓跋鹰所接到的命令是戍守芦建和西沉两个县份,

飞鹰军在西线修筑了一些军镇屯扎在那,蛮子们所持有的简陋兵器和甲胄根本打不过飞鹰军超出他们数千年的炸药技术。

一包包炸药无情的坠落,

然后在大地上绽放而开。

蛮子大军一次又一次被炸的丢盔卸甲,损失惨重。

直到那一天。

从剑门关内走出一支雄壮军队,巴蜀两国一共四万大军,终于出川,即将与飞鹰军正面对撞。

(https://www.bqduo.com/biquge/82_82643/c4222837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