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海权世纪 > 第七章 突如其来的变化(上)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伊丽莎白.都铎的母亲是亨利八世那两位不幸被处死的妻子中的一个,是一名普通的宫女。对于多数英国人而言,她是其母与人通奸所生出来的,不少卑鄙不堪的闲话都谈到他的父亲是谁的问题。1536年,在她三岁的时候,其母被处死,国会通过一项法案宣称其母的婚姻无效,遂使伊丽莎白成为私生。但在1544年,国会的另外一项法案却承认其在同父异母弟弟爱德华和姐姐玛丽之后继承王位的权利。

    真正让周清华感兴趣的是,四年以前,发生了一场意图迫使玛丽下台的叛变,伊丽莎白被控参与,被送入伦敦塔,但是玛丽判决其犯罪证据不足,将之释放并软禁。

    接下来的几天,周清华依然过着前些日子的生活。只是在11月28日,一众人跑到了街上凑热闹,加入到女王的游行庆典之中。伊丽莎白身穿一身紫色的丝袍,骑着一匹雪白的骏马,缓缓穿过伦敦塔。沿路的人群向她欢呼喝彩,震天的礼炮响彻云霄,小孩子们颤抖着向她背诵他们苦记的致敬词。好一派热闹的场面。而周清华更是难得的跟着老安德森喝了点小酒。

    第二天上午,一名穿着得体的信使来到周清华的屋前,给他带来个大大出乎意料之外的消息,新女王打算在三天之后的下午在哈特菲尔德宫召见他!他大约的猜测到伊丽莎白召见自己的原因,很可能是自己前一阵子的那次风险投资的结果。不然,一个新继任的女王注意到他这个小角色的可能实在是不大,更别说召见了。

    所以,接下来的三天,周清华都在忙于准备这次重要的觐见。

    他不知道这次的召见到底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所以,他第一次翻出那本记着自己所知道的历史进程的《预言书》,一次又一次的仔细分析着伊丽莎白的性格。在这之后,更是小心的准备着觐见时的禁忌事宜和自己将要说的话,同时还要考虑不要让这名上位者留下坏印象。至于说到想要通过这第一次觐见就给自己捞到什么大好处,周清华可没敢有这个想法。

    在这些之外,就是准备礼物了。手上现在能够拿出手的礼物实在是不多,所以还是准备了跟前次觐见玛丽一世时差不多的礼物。根据周清华从资料上所知道的伊丽莎白,对方至少是不会讨厌这份礼物的。接着又想了想,又挑了个望远镜列进礼物清单内,这多少也是个新奇的东西。对于新奇的东西,帝王们的想法多有些奇怪,有了不一定喜欢,但是没有的话多半就会有些不高兴了,除了这个考虑之外,周清华还有一个“卑鄙”的小算盘。

    第三天下午,周清华坐上女王派来接他的马车,到达了哈特菲尔德。

    哈特菲尔德宫,是一个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的庄园式建筑,一片有些稍欠打理的园林将一幢位于丘顶的方正楼宇包围着。繁复的窗格上镶嵌着小块的透光玻璃,远远望去如同爱丽丝仙境中的某个场景。

    周清华现在正颔首站厅内,微微的低着头避开直视前方的女子。那是个具有成熟妇人风韵的女子,中等身材,体态优美,容貌只算中上。红棕色的头发,橄榄色的皮肤,一双眼睛格外的明亮照人。这位叫做伊丽莎白的女子正端庄的坐在厅首的椅子上,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打量着眼前刚刚行了一个意大利式鞠躬礼的周清华。实在是看不出,在这个女子的笑容之后,所谓的“帝王气质”究竟隐藏在哪儿。

    礼貌性的觐见程序之后,伊丽莎白说:“清华先生,其实我今天叫你来,是要对你说声谢谢。谢谢你。”

    周清华恭敬的回答:“能够帮助尊敬的女王陛下,是我莫大的荣幸。不过我却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获得了这个荣幸。所以,我的陛下,恕我惶恐,我不敢接受您的道谢。”

    伊丽莎白不以为意的笑了笑,继续用她那有些偏快的语速说:“清华先生。对你而言,可能只是无意的举动,可就是你这种无意的举动,却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你的这种无意举动更值得获得我的感激。”

    也不等周清华接口,她继续说到:“你可能不知道,我的姐姐――哦,不说这个――我知道,在前些日子,你觐见了我的姐姐。你那时对她所说的那些话,我也都知道了,就是你所说的那些话,无意之中帮助了我。具体的原因你不用知道了,你只要知道,你值得获得我的感谢就足够了。”

    “既然如此――我的陛下,这是我的荣幸”,周清华已经猜出了大概,不动声色的回答,对于西方人,东方式的客气是没有必要也不能被理解的。恐怕跟他所料想的一样,是那个投资取得了效果,而且现在看来,效果还不坏。

    周清华的投资其实就是个政治投资,投资的对象就是眼前这位女子,对她将取得王位所进行的投资。这也是老祖宗们用老了的招数,只不过这一次周清华用得稍微取巧了些,而且对象是个西方人而已。

    那个晚上,在周清华分析了玛丽对伊丽莎白的态度之后,根据他所知道的最后结果,认为玛丽对她的这位同父异母的妹妹实际上并不“血腥”,而周清华更认为,由于两人母亲类似的悲惨的遭遇,让玛丽对伊丽莎白更有几分同情。所以,不管从“已知事实”还是从逻辑上来分析,玛丽之后伊丽莎白有继位可能。于是,周清华定下了这个投资计划。

    周清华所做的,就是在玛丽面前看似无意,实则有意的说那个“七步诗”的故事。这样做最好的结果是,玛丽心理上更加倾向伊丽莎白,在她之后伊丽莎白顺利继位,自己说的话自然会在某个时候传到伊丽莎白耳中,伊丽莎白当然会认为她的继位有周清华的功劳。要么就是一般的结果,自己说的话对玛丽那个意志坚定的天主教徒没有影响,这也没关心,因为又分成两种情况,伊丽莎白继位,结果与最好的结果一样;伊丽莎白没能继位,那不论她知道不知道都没关系了,而知道了的话也会对他心存感激,只是这种感激用处不大就是。再就是不好的结果了,那就是自己说的话起了相反的作用,玛丽反而对伊丽莎白多了敌意――尽管这种可能不大――那有什么关系呢?关键的问题在于伊丽莎白听到后的反应,应该会跟前面两种情况一样的吧。

    这一切的有趣之处,就在“无意”这两个字上,哪怕伊丽莎白的思维方式过于“非比寻常”,觉得周清华是在坏她的事,他也能用这个来打消自己的责任。所以,这个投资计划的一开始,就是为伊丽莎白设计的,而那个故事,从一开始,也是为了说给伊丽莎白听的!而更重要的是,就算投资不成功,除了损失了礼物之外,恐怕就不会有别的什么损失了。

    事实上,周清华的故事收到了最好的结果。在玛丽与周清华交谈过以后不久,她的身体状况就更加糟糕了。据说,在其逝前两天,陷入昏迷之前的“回光返照”时,在念诵了一段经文之后,她又念了遍英文版“七步诗”,过了不久,就命令专使将王冠上的珠宝送给伊丽莎白,承认了她的继承权。

    最终,伊丽莎白得知了这一切,而且时间上比周清华所预期的更早,于是便有了这次召见。当然,她对周清华“无意”之中的帮助确实非常感激。在此之前,她可是每天提心吊胆的过着被软禁的生活。现在,却奇迹般的获得了她自己都已不太敢奢望的王位!而在感激之余,她更是对神秘的东方多出些好奇。

    接下来,伊丽莎白问了周清华很多的关于东方的事,而且特别注意细节,差点把周清华肚子里所知道的历史故事都榨干了。当然,周清华也把特意准备好的几个故事“无意”说给了她听,而伊丽莎白也一边听一边若有所思的样子,周清华所准备的,并不是哪个具体的故事,而是把“汉文帝”的故事做了些修改的“威力加强版”。之所以用“文帝”的故事,因为二者获得帝位的方法有些类似,都是“天上掉馅饼”型,这样更容易产生共鸣吧。

    ××××

    典型的“施恩图报”,所以称为“投资”!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https://www.bqduo.com/biquge/7_7960/c297586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