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孤舟泛江山 > 第一章 大禹山的军帐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天德二十年,六月,本是骄阳似火,挥汗如雨的季节,但在齐国北境与乌塔人交界的大禹山上却白雪皑皑,寒风肆虐。

    在大禹山的山腰处,一座不大的军寨之中,一位少年正裹着黑色皮裘在一顶帐篷内津津有味的看着《奇域怪斋》,正痴迷在书中所写的名胜古迹和奇人异事之中。

    一位身穿兵服的满脸络腮胡的壮汉走了进来,看着那黑裘少年,皱了皱眉头露出了不削的表情,然而片刻后他还是对少年拱了拱手说道。

    “大人,晚饭已备好。”

    少年头也不抬的回答道:“送进来吧。”

    一会儿壮汉将一碗白粥,和一盘小菜送到了少年的面前。

    “酒呢?”少年问到。

    “校尉大人下了军令,连日大雪,为防乌塔人越境偷袭,禁止饮酒。”壮汉回答道。

    “哎,残汤唇间留,酒肉书中求。”少年轻叹一声,端起白粥抿了一口后轻叹道。

    壮汉转身走出了帐篷,回到了兵帐,看着身边正大口大口喝着清汤的兵丁,大骂道。:“那小白脸,身为粮草监,这次才给我们送了五十担粮草,害得老子们喝的粥连一粒米都看不见。还敢找我讨酒喝。”

    一旁一名疤脸兵丁放下碗,说道:“刘夲,你就别嚷嚷了,留点力气对付乌塔人吧。”

    叫刘夲的壮汉小声的对疤脸兵丁说道:“杜老三,想吃肉不?”

    “想啊,老子做梦都想。”疤脸士兵回答道。

    “那随我出去,前些天,我在山上放了几处犒子,不知道能不能套到狐狸。”

    杜老三犹豫的说:“马上到我俩轮值了,迟到了可要挨板子的。”

    “不碍事,来回就一个多时辰,我让王家兄弟帮我们盯着点,一会儿分他俩一块肉就行。”

    杜老三笑着说:“行,只要有肉吃,就算屁股受点罪又算个球。”

    两人商量定好了后,走出兵帐,向军寨大门走了过去。

    到了寨门,被两个模样相仿的士兵拦了下来,刘夲笑着对他们说了几句,就和杜老三跑出了军寨。

    这时,帐篷里读书的少年抬起了头,露出了他那张俊朗的脸,年纪不大,大概十七、八岁的样子,白皙的皮肤和身上黑色皮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自言自语到:“刘夲那小子又溜出去了,如果对我态度好一点,说不定我还能分点给他。”说完,从腰间掏出了一大块牛肉干,慢慢的嚼起来,吃的津津有味。

    “唐大人,宁校尉有请,说有要事相商。”一名卫兵进来通传。

    少年放下书说“知道了,我这就过去。”。

    卫兵走后,少年站了起来。心道这个宁校尉找我无非就是催促粮草之事,大雪封山,你又把军寨建在半山腰上,让我如何帮你调集粮草啊。

    少年走进了一顶较大的军帐,帐篷里炉火熊熊寒意顿消,中间摆放着一个沙盘,宁校尉和几名副官正围着沙盘指指点点,商议着什么。

    不知道是有意怠慢,还是因为少年脚步轻盈,少年入帐后没人理会,他并不在意,随意找了个椅子靠了上去,惬意的闭目养神。

    半晌过后。

    “唐大人,你什么时候到的,宁某怠慢之处还望海涵。”

    听见有人叫他,少年睁开了眼睛,站了起来,说道:“宁大人军务要紧,唐御惭愧,军机大事不能为大人分忧,不知大人召见有何吩咐。”

    在宁校尉的示意下,几个副官走出了大帐,但竟无一人搭理这位少年。少年早已习惯了在这座军寨中受到的排挤,视若不见。

    宁校尉是这座军寨的最高将领,名叫宁心武,中等身材,偏瘦的脸颊上颧骨高高耸起,因长年驻守在魏国的边陲时常与乌塔部落的蛮人交战,身上隐隐散发出杀伐之气。

    “唐大人应该知道宁某请你所为何事。”宁心武说道。

    “宁大人定是为粮草之事。”

    宁心武已然没有了开始的客气,肃声说道:“大雪封山之前,宁某派人请黄凤城调拨粮草一千担,以备大雪封山之用。而你仅仅送来五十担,如今寨中粮草紧缺,将士们每日仅靠米汤果腹,如遇敌袭哪里有体力作战。就算没有战事,时间一长,也可能有哗变的危险。这样的后果你可能担当?”然后,用阴沉的目光盯着那位少年。

    可能是帐篷的温度较高,叫唐御的少年褪下皮裘,露出书生长穿的灰色长衫,抬头迎着宁心武的目光,不紧不慢地回答道:“大人所言极是,但黄凤城只拨了五十担粮草给下官,下官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真出现大人说的情况,下官当然无力担当,也无担当的必要。”

    宁心武心中暗自思量,不要说一个少年,就是军中那几位跟随了自己十多年的手下,在和自己对视之下也会露出胆怯之意。而这位少年每次和自己见面都表现得如闲庭信步一般,面对自己的质问也不卑不亢,他认定这少年不是读书痴人,就是背景深厚有恃无恐。而这段时间在寨中少年每日书不离手,十之八九是读书读傻了,连死都不怕。想到这里,宁心武一阵厌恶,挥挥手,下了逐客令。

    少年起身拿着那件皮裘正打算走出军帐,突然外面一阵金鼓轰鸣,“敌袭、敌袭”的喊声在不大的军寨之中回荡着。

    一名副官打扮的人走了进来,沉声道:“禀报大人,乌塔蛮子又来偷袭了。”

    “老子正闷得出个鸟来,出去宰几个蛮子活动下筋骨也好。”宁心武冷笑一声,看了少年一眼继续说道:“唐大人还是呆在军帐里,外面刀剑可不长眼。”随即带着那名副官走出了军帐。

    不知乌塔蛮人如何作战,应该有趣得紧,这样的场面可不能错过。想到这里唐御披上皮裘,也跟了出去。

    走出军帐,唐御却未看见蛮人的影子,只见刘夲浑身是血,左臂上插着一只箭,跪在宁心武几名武官面前说道。

    “大人,小的和杜老三才走了一半,就发现几名蛮子从山顶上鬼鬼祟祟的走了下来。起初,我认为是几个探子,正打算杀人夺取他们的干粮,谁知道我和杜老三解决了那几人后正打算找干粮,才看见山上黑压压的一片人影。我和杜老三立即回来禀报。杜老三在路上中箭身亡,小的也差点回不来了。”

    旁边一名副官说道:“难不成蛮人会飞?从他们部落到山顶必然经过寨门前这一条通道,你是说这么多蛮人从寨子前过,我们都不曾发现?”

    宁心武心里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他相信刘夲不会撒谎,于是抬头望向寨子后面靠着的峭壁,思量着蛮人的反常。

    突然他大声喊到:“蛮子在军寨后方,弓箭手,点火,准备。士兵列品字阵,准备迎敌。”

    众人顺着宁心武目光看去,无数根黑长的绳索正从峭壁上方扔了下来,一个个黑色的身影正顺着绳索滑了下来。

    “嗖”“嗖”“嗖”三只利箭划破冰冷的空气,发出刺耳的响声,朝着宁心武的位置呼啸而去。

(https://www.bqduo.com/biquge/27_27686/c788226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