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恐怖灵异 > 年代快穿:女配的肆意人生 > 第216章 八零小炮灰艰苦奋斗(20)

8月中旬,一家人就启程去了京城。
  同行的,还有太姥爷、舅爷和舅奶。
  她那在1978年考上了京城师范大学的二表叔周敏学,后来留在了京城,进了一家超大型国企,就算在后来的国企改革、下岗潮中也岿然不动的那种。
  像周敏学这种没有结婚、刚入职不久的年轻人,还没有资格分房子,现在,他住在单位的集体宿舍里。
  自从他分配了工作,就一直邀请家人来京城看看,但是目前也只能是看看,等以后他分了房子,真正成家立业了,再考虑搬来一起住的事。
  太姥爷直接跟他说:“不去。你自己还住集体宿舍呢,我们去干吗?都没个下脚地。等你啥时候把自己活明白了,我们再去看你。”
  这一次,大家来送宁安,提前给周敏学打了电话。来都来了,总是要见一面的。关键是要让周敏学干活。
  宁安他们到达京城的时候,周敏学已经在站台上等着了。
  这时候,买张站台票,可以进来接人。
  看着爷爷、爸妈、大姑、大表哥和小侄女,周敏学嫉妒的质壁分离。
  他跟宁安说:“我来这儿上学的时候,没一个人来送我,我自己扛着行李来的,你看看你,五个人护送你过来。”
  宁安问他:“是不是很羡慕?”
  周敏学点头:“羡慕嫉妒啊~”
  “那你就羡慕嫉妒去吧,哈哈哈,我就是比你讨人喜欢啊!”
  “嘿!你这个小屁孩!”
  老爷子拿烟袋杆敲了敲他的脑壳,训斥道:“不要这么说我们。我们安安已经是大姑娘了。你好好说话!”
  “是,爷爷。”
  周敏学耷拉着脑袋,尽最大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可怜巴巴的。
  但是没人理他。
  周岱山说:“让你给我们找个招待所,你找好了吗?”
  “找好了。就住我们单位的招待所就行。我带你们过去。”
  老爷子说:“之前让你留心一下,有没有卖房子或者赁房子的,你留心了没有?你大姑和你大哥要在这儿常住,陪着安安。你留心一下,看看能不能给你大哥找个活干。”
  “这事我还真有点想法,咱们先去招待所住下再细说。”
  周敏学接过周秀云和周成美手里的东西,带着他们出了火车站,七个人挤上一辆小面的,直奔招待所而去。
  人是多了点,但是司机师傅也没说啥。车子一启动,一嘴京片子就出来了。问他们从哪儿来,来京城干什么,一听说是来送孩子上大学的,上的还是清大,师傅顿时就夸上了。
  早期开出租挺挣钱的,司机师傅身上也有种松弛感。
  这时候京城不堵车,他们很快就到了位于北二环外的招待所。
  周敏学付了钱,带着大家在前台登了记。
  他们住的是国营招待所,一共开了两个房间,男的一间,女的一间。
  太姥爷跟周敏学说:“这个地方有点贵了,我们住一天两天的还行,住久了不划算。你看看,能不能给我们找个便宜点的地方。条件差点没关系,我们不在乎这个。”
  他们打车过来的路上,看见不少小旅馆的牌子,那些小旅馆应该比这个便宜。
  八十年代初的时候,京城存在住店难的问题,很多外地人进京,根本找不到地方住,只能露宿,或者澡堂子里将就一晚。1987年,《京城日报》总结改革开放成果,其中有一项就是“进京不再‘数星星’”,就是说住店问题基本解决了,大家不用露宿街头了。
  这个时候,有很多个体户开设的私人小旅馆,是利用人防工事修建的,都是地下室。
  “爷爷,您就住吧。我是内部员工,最后结账的时候有优惠的,花不了多少钱,您放心吧。这儿干净卫生,安全。外面的小旅馆肯定比不上这儿。京城的治安也不像你们想的那么好,我听我的本地同事说,前两天他们小区刚抓了一个小偷。”
  周成美说:“那还不如咱们徐家屯呢。”
  周敏学说:“还真比不上。”
  宁安问道:“小偷抓现行了?”
  “没有。那家伙倒霉。大半夜的爬到二楼一户人家去偷东西,还真让他偷着了,但是跑的时候从二楼跳下来,脚崴了,一瘸一拐的逃到桥洞底下,想坐下休息一会,结果碰上了巡逻的公安,公安一看他就觉得不对劲,一盘问,他漏洞百出,没多久就招了。又带着他回去指认犯罪现场,被偷的那户人家还在睡觉呢,根本没发现自己被偷了。”
  宁安:“……”
  老爷子说道:“他这不叫倒霉,叫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是是是,爷爷说得对,是我用词不当了。反正你们在这儿住就对了。安安以后到了学校,也不要乱跑,尽量别出校门,有事给我打电话,我去找你。知道了吗?”
  “知道了。”
  “房子的事也有眉目了,我托我本地同事帮忙打听的,往北一点有个新建小区,有的人家拆迁了以后分的房子多,有闲置的,可以租。但是卖的话好像不行,这房子算是公租房,他们没有房本,只能出租。”

  徐佑军说:“租也行。就算人家肯卖,我还不知道能不能买得起呢。”
  老爷子说道:“先租着。要是有合适的,还是得寻摸着买一套。有自己的房子还是更方便一点,租人家的,要是人家想收回去,你就得搬家,不稳定。钱不够的话,让你舅舅给你凑一凑,以后你攒了钱再还给他。咱们一家人怎么都好说。”
  周岱山也说道:“是这个理。”
  周敏学想了想,说道:“在东边一点,有一个商品房小区,那边是1980年的时候开售的全京城第一个商品房小区,一平米400多,房屋面积50平米左右,一套下来两万多。要是那边有人卖的话,可以先在那边买一套,运作一下,还能落户。就是离安安的学校有点远。”
  宁安说道:“没事,就在那边买。我平时住学校,周日回家。咱们那儿上初中的学生也是十来岁就住校了。我住一下试试,不习惯再说。”
  老爷子笑道:“我看你没有不习惯的。”
  大家都笑起来。这小孩从小外向,遇山开路遇河架桥,有的是主意,不用担心她会吃亏。
  他们之所以跟过来,是做长辈的心情。哪怕孩子再厉害,那也是个小孩子。
  周岱山说道:“就听安安的。这些年,我们都听她的了。正好,两万多块我们能凑得出来。再多点也没问题。”
  周敏学说:“行,那我托人帮忙打听打听。我认识一个人,在房管局工作,让他帮忙留心一下。北边的房子也先租下来,等买了房子再搬。”
  老爷子问他:“刚才说给你哥找个事做,你说你有点想法,你有什么想法?”
  “我们单位现在有很多建设项目,我想着,我哥不是会盖房子吗,能不能拉支队伍,先承包一些小项目,然后慢慢做大。我在这块还能说上点话,肯定不会让我哥没事干的,有活干就能赚钱。而且以后京城发展肯定会越来越快,盖房修路的事越来越多,最起码二三十年没什么问题。哥,你说呢?”
  宁安跟小桔子说:“他这是自己干不了包工头了,换我爹来了。”
  小桔子说:“他当时因为没有门路,只是个小包工头,这辈子,徐佑军可以发展成一个房地产老板。”
  宁安点头:“对。后面还可以从房地产向其他产业进军。”
  想到这儿,她跟周敏学说:“我觉得可以。我爸还需要边干边学习。”
  徐佑军问:“学啥?”
  宁安:“学盖房,学管人,学管钱,你要学的东西多了。”
  周敏学哈哈笑,说道:“对对对,我给我哥买几本书,让他好好学学。”
  徐佑军:“……”
  老爷子也说道:“这儿是京城,不是咱们那小地方,你多看点书没错。”
  徐佑军:“……行。”
  在招待所休息了大半天,第二天一早,周敏学请了假,带着徐佑军先落实了租房的事情,签了一份不太正规的租房协议。
  老爷子也跟着去了,和房东见了面,据他回来讲,在他看来,是个老实本分的人。
  小桔子也跟宁安介绍了,房东一家祖孙三代,分了三套房。出租的这套房应该是给老人住的,但是老人年纪大,做儿子的不放心,让老父母和他们一起住,这套房就空了下来。房东心态也很佛,要价不高,给点就行,既能抵消他们每个月给房管局的房租,也能给他们家老爷子老太太买斤茶叶,房子有人住,还能多点人气,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而且这房子,基本的生活用品全都有了,不怎么需要布置。
  搞定了最紧要的这件事,大家就有心情在京城随便走走看看了。

(https://www.bqduo.com/biquge/106_106430/c4679309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om